1. 首页
  2. 新闻联播

2023年02月13日新闻联播语音音频收听和内容文字版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1.【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
3.李克强主持召开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会;
4.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军委主席负责制学习教育规划;
5.【团结奋斗 忠诚履职】李楠楠:用爱心守护老年人幸福晚年;
6.全国“扫黄打非”部门2022年处置不良信息1200余万条;
7.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今天在京开幕;
8.全国中小学陆续迎来春季新学期;
9.花开中国 春满神州;
10.国内联播快讯:
(1)首届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举行;
(2)短道速滑世界杯落幕战 中国队再夺一金;
(3)我国多地雨雪天气持续;
11.土耳其和叙利亚超3.5万人在地震中遇难;
12.中国救援队救出被困超150小时幸存者;
13.俄称在巴赫穆特推进 乌称打击俄弹药库 国际人士:北约像军火贩 加剧冲突对抗;
14.俄外长:美方基本承认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 欧洲人士称美旨在利用“北溪”事件破坏俄欧联系;
15.国际联播快讯:
(1)巴勒斯坦将寻求联合国正式会员国资格;
(2)西班牙医护人员等游行要求改善工作条件;
(3)热带气旋迫近新西兰北部 多地紧急状态;
(4)美国芝加哥上周末18人中枪 3人死亡。
(《新闻联播》 20230213 21:00)

1.【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图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眼下,各地区各部门正在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撸起袖子加油干。

立春过后,从东部沿海到西北高原,从华北平原到江南水乡,辛勤的人们已经忙碌起来。

在安徽亳州,4.5万亩春茬马铃薯播种正在进行,今年,这里的农民换上了专用的马铃薯播种机。

在江西永丰,通过当地政府举办的59场新春招聘会,超过1.8万人返乡人群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

正月里,全国128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迎来大批游客,赏民俗、品美食,感受乡村之美。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后第一次出京考察,就来到陕西延安实地察看乡村振兴。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作出战略部署,他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要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过去一年新建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0个农业产业强镇的基础上,今年我国将启动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聚焦蔬菜、猪禽、奶牛、鱼虾等重点品种,高水平建设一批日光温室、标准化养殖场、海洋牧场等标杆。

在湖南常德高新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里,16家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正在实施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今年,园区企业将新增13条现代化生产线,同时配套建设冷链仓储、集配中心,200公里之内60多种土特产3天之内便能加工成各类美食发往各地。

巩固脱贫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为优先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2023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485亿元已经提前下达,其中用于产业发展的衔接资金占比将达到60%。

今年,聚焦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和人居环境舒适度,我国还将细化乡村建设行动各专项推进方案,推动各类项目协调布局、集中建设、逐村推进。

蓝图已绘就,未来更可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正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

图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

《意见》指出,做好2023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意见》要求,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加力扩种大豆油料,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统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

《意见》强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意见》要求,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要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意见》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稳定完善帮扶政策。

《意见》要求,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意见》强调,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要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农业经营增效,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

《意见》要求,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要加强村庄规划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意见》强调,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意见》要求,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要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3.李克强主持召开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会

图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3日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

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

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致公党中央主席蒋作君、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台盟中央主席苏辉、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无党派人士代表段文晖发言,充分肯定过去一年和五年发展成就,并提出意见建议。

李克强说,一直以来大家建言献策,促进了科学民主决策。去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发展取得新成就。经济运行受到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冲击,我们靠前实施既定政策,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召开全国稳经济大盘会议,共同稳住了宏观经济大盘,经济实现合理增长,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多万人,年末物价涨幅1.8%。这殊为不易。

李克强说,五年来,各地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创新宏观调控,推进改革开放,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实现年均5.2%的中高速增长,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270多万人。宏观调控不搞大水漫灌,支撑了稳物价。也要看到,经济平稳运行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他说,我国经济运行去年底企稳、今年初回升,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继续拓展经济回升态势。

胡春华、刘鹤、石泰峰、何立峰、魏凤和、王勇、王毅、肖捷、赵克志、邵鸿参加。

4.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军委主席负责制学习教育规划

图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央军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军委主席负责制学习教育规划。规划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明确了深入开展军委主席负责制学习教育的总体要求、基本内容、重点任务和组织保障,是推动军委主席负责制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的重要举措。

规划指出,开展军委主席负责制学习教育,要以铸牢政治忠诚为根本,以提高政治能力为关键,以强化担当作为为实践落点,坚持学习科学理论、感悟实践成就、弘扬优良传统、熟知制度规矩,引导全军官兵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准确掌握军委主席负责制的重大意义、重要内涵和实践要求,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

5.【团结奋斗 忠诚履职】李楠楠:用爱心守护老年人幸福晚年

图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代表委员们如何履职?在履职中关注哪些热点、难点问题?将有哪些方面的议案提案被带到全国两会上?《新闻联播》从今天(2月13日)开始推出系列报道《团结奋斗 忠诚履职》,聚焦代表委员们的使命担当,展现他们履职为民的风采。今天首先来看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南通一家老年护理院的护理人员李楠楠的履职故事。

2012年,李楠楠应聘到了一家基层养老护理机构工作,从最基础的护理工作做起,到现在参与院内管理、为养老事业发声,已经有10年多了。在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之初,李楠楠就提出了养老护理人员给予岗位补贴、恢复护理员资格证等建议。

李楠楠的建议很快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回复。2019年,护理员资格证考试制度恢复,现在也有不少地方开始发放养老岗位补贴。

常年坚守在养老护理一线,李楠楠深知,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机构人手短缺,存在招人难、留人难、业务技能不高等问题。而护工岗位,年轻人愿意加入的就更少了。春节刚过,李楠楠还专程去南通市民政局沟通了解主管部门掌握的情况。

如何留住人才、更好地服务居民养老?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楠楠将围绕以品德、技能和业绩为导向的评价、薪酬制度等提出建议,打造养老护理人员的晋升通道。

李楠楠说,让老年人生活得更美好是她奋斗的目标,她也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加入到养老服务队伍中来。

6.全国“扫黄打非”部门2022年处置不良信息1200余万条

图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今天(2月13日)对外通报,2022年全国“扫黄打非”部门共处置各类有害不良信息1200余万条。

2022年,全国“扫黄打非”部门持续开展“护苗”“净网”“秋风”等专项行动,针对网上网下突出问题部署安排专项整治,全国共收缴各类违法出版物1800余万件,处置淫秽色情、凶杀暴力以及宣扬历史虚无主义等有害不良信息1200余万条,查办“扫黄打非”案件1.3万余起。

各地各部门坚决打击各类非法有害出版传播活动,集中治理网络平台低俗直播、校园周边违规经营等突出问题。针对以“剧本杀”“密室逃脱”为代表的新业态新问题,文旅等部门及时印发通知进行规范管理。针对电商平台、网络社交平台、搜索引擎、网络游戏和网络文学等开展专项整治,及时处置有害学习类App、网络游戏等问题。全国“扫黄打非”办联合公安、文旅、海关等部门挂牌督办大案要案456起,累计受理群众举报信息38万余条(件)。

7.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今天在京开幕

图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由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举办的首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今天(2月13日)在北京开幕。本次大会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围绕数字化转型、数字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师生数字素养提升、教育数字治理等进行交流讨论,并将发布中国智慧教育蓝皮书和智慧教育发展指数、发布智慧教育平台标准规范,发起成立世界数字教育联盟倡议和发布世界数字教育发展合作倡议等。

据介绍,全球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注册参会,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驻华使节和代表及多所知名高校校长等300多人现场参会。

8.全国中小学陆续迎来春季新学期

图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全国中小学陆续迎来春季新学期,伴随着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全面恢复,各地各校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迎接学生们的到来。

在北京,翠微小学为学生们精心设计了暖心的入校仪式,学生可以收获一枚写有激励话语的别致书签。

重返校园,不少学校都将“关注心理健康”列为开学第一课的重要内容。在北京五一小学的开学典礼上,学校邀请了身为医护工作者的家长等嘉宾,用有温度的抗疫故事勉励学生奋进新学期。

本学期是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首个学期,位于祖国最南端的三沙市永兴学校邀请了三沙市人民医院的医生,为学生们讲解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的防护知识。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的要求,新学期开学以后,各地各校还将落实晨午检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等,储备足够的常用防疫物资,同时不组织或要求康复期的师生参加剧烈运动。

9.花开中国 春满神州

图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眼下,神州大地春意盎然,人们踏春赏花,共享美好时光。

三角梅是福建厦门的市花,在梅海岭公园,1万多株50多个品种的三角梅竞相绽放,吸引游客驻足观赏。

现在正是油菜花开的时节。在湖北当阳,万亩油菜花竞相开放。在江西龙南,漫山遍野的油菜花进入了盛花期,与白色的李花交相辉映,游客们行走在花间绿道,感受春天气息。

万物复苏,春意渐浓。眼下,从南到北,各地梅花陆续开放。在湖南新邵,数千株红梅迎春绽放,傲立枝头;在山东济南,趵突泉公园新春第一批红梅近日陆续绽放,红梅迎春成为园区一道亮丽风景;在河北石家庄,蜡梅或含苞待放,或傲然盛开,浓浓的梅香沁人心脾。

10.国内联播快讯

图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

首届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举行

今天(2月13日),首届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举行。会上,通过市场化模式建设的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式落户北京门头沟,并与首批47家企业和科研单位完成签约。会上还发布了《2022年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

短道速滑世界杯落幕战 中国队再夺一金

当地时间12日,短道速滑世界杯最后一站比赛在荷兰多德雷赫特落幕。在男子500米决赛中,中国运动员林孝埈以40秒693的成绩获得冠军,这是他连续两站夺得该项目的金牌。至此,本赛季短道速滑六站世界杯,以年轻选手为主的中国队共获4金3银3铜的成绩。

我国多地雨雪天气持续

今天(2月13日),我国多地雨雪天气持续,甘肃、青海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小到中雪,局地大雪。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等地今天出现6℃—10℃降温,局地降幅超过12℃。

受雨雪天气影响,部分春运返程旅客转向铁路,京张高铁、京广高铁等线路出现不同程度的积雪,铁路部门及时启动应急机制,迅速展开除冰作业,确保旅客顺利返程。

11.土耳其和叙利亚超3.5万人在地震中遇难

图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据土耳其和叙利亚政府及救援机构公布的数据,土耳其南部强震已在土耳其和叙利亚造成超过3.5万人遇难。

最新的航拍画面显示,土耳其地震重灾区的公路、房屋等损毁严重。目前,土耳其多地灾区的救援工作仍在持续进行。12日,在此次地震震中所在的卡赫拉曼马拉什省,一名5岁左右的儿童和一名30岁左右的女子在被困超过150个小时后获救。同一天在哈塔伊省,一对被困多天的父女也被救出。

土耳其奥斯曼尼耶省邻近震中,受灾也非常严重。

据叙利亚媒体报道,目前叙利亚政府已经在受灾省份开设275个避难所安置受灾民众。其中,在灾情严重的阿勒颇省就有235个避难所,但仍远远不够。

由于多年战争和美国长期单方面制裁,叙利亚救援物资短缺、基础设施薄弱。联合国难民署副高级专员凯莉·克莱门12日称,本次强震酿成了人道主义灾难,加剧了叙利亚的困境。

12.中国救援队救出被困超150小时幸存者

图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国救援队持续在土耳其地震灾区展开搜救,当地时间12日,一名被困超过150小时的幸存者被中国救援队救出。

土耳其当地时间12日上午,中国救援队在哈塔伊省安塔基亚市的街区搜救时接到居民求助,称一处倒塌的5层居民楼废墟中可能有人存活,中国救援队立刻赶到现场。经了解,被困的男子左腿被埋压无法活动,救援人员边清理废墟,边向被困人员靠近。由于救援现场仍有余震发生,为了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现场加固也同步展开。

经过4个多小时的紧张救援,被困者终于获救,此时距离他被困已超过150小时。

目前,中国政府派出的中国救援队以及社会应急力量已经救出了20余名幸存者。

此外,中国红十字会向叙利亚地震灾区提供的第二批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今天(2月13日)已运抵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这批物资包括棉帐篷、保暖冲锋衣和灾区急需的药品等。

13.俄称在巴赫穆特推进 乌称打击俄弹药库

图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俄罗斯国防部12日称,俄军在赫尔松、顿涅茨克等地打击了乌军人员及美制雷达系统等目标。俄方还称在巴赫穆特附近的阵线推进,控制了其郊外的红山镇。乌克兰军方称,乌军打击了俄军防空导弹系统阵地和弹药库等目标,并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多个定居点附近击退俄军进攻。

据美国媒体12日报道,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迈克尔·麦考尔称,美国将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据英国媒体近日报道,英国武器和军用车辆将有可能在乌克兰生产。

国际人士:北约像军火贩 加剧冲突对抗

国际人士批评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持续向乌克兰输送武器的做法加剧冲突,威胁地区与世界和平。

匈牙利外交部长西雅尔多12日表示,进一步向乌克兰输送武器只会使冲突升级,对俄制裁措施并未能使冲突结束,却让欧洲经济面临极大困难。

14.俄外长:美方基本承认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

图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在俄罗斯外交部12日公布的一段采访视频中,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美国官员基本承认“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是美国所为。拉夫罗夫还表示,美国认为在过去20—30年里,以俄罗斯能源和德国技术为基础的强大联盟威胁到了许多美国公司的垄断地位,为此,美方企图破坏这个联盟。

欧洲人士称美旨在利用“北溪”事件破坏俄欧联系

针对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日前爆料称美国策划炸毁“北溪”天然气管道一事,欧洲议会议员贡纳尔·贝克12日表示,美国策划此事是为了破坏俄欧之间的紧密经济联系。他还认为西方国家对相关事件的公开调查不感兴趣。

法国军事专家洛朗·亨宁格表示,这种利用恐怖主义方式进行挑衅的做法已经成为了“美式传统”。亨宁格表示,“北溪”管道被炸毁,不仅让欧洲转向美国寻求页岩气等替代产品,也能切断德国与俄罗斯的密切联系。

美国人士也指出,赫什的报道让大家更想寻求“北溪”事件的真相。

15.国际联播快讯

图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

巴勒斯坦将寻求联合国正式会员国资格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12日在埃及开罗阿拉伯联盟总部表示,巴勒斯坦将寻求让联合国通过一项决议,给予巴勒斯坦联合国正式会员国资格,以保障“两国方案”的落实。此前,因遭到美国和以色列阻挠,巴勒斯坦未能获得联合国会员国资格,只享有联合国观察员国地位。

近期巴以局势持续紧张。12日,以色列政府批准把约旦河西岸9个私自建造的犹太人定居点“合法化”,并宣布在原有定居点大规模新建住宅。巴勒斯坦总统府对此予以谴责和抵制。

西班牙医护人员等游行要求改善工作条件

西班牙马德里大区医护人员工会等群体12日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表达对地方政府削减公共医疗开支的不满,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据马德里市政当局统计,示威活动约有25万人参加。

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受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西班牙1月通胀达到5.8%。

热带气旋迫近新西兰北部 多地紧急状态

受热带气旋“加布丽埃勒”影响,今天(2月13日),新西兰北岛多地遭遇大雨和大风天气,奥克兰等多个地区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恶劣天气造成新西兰超5万用户断电。今天,奥克兰的交通流量仅为平时的50%,铁路部门暂停了当天所有班次,奥克兰机场约400架次航班被取消。

美国芝加哥上周末18人中枪 3人死亡

据美国广播公司12日报道,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美国芝加哥市发生多起枪击案件,造成至少18人中枪,其中3人死亡。芝加哥警方表示,当地时间12日凌晨,一名男子在车内遭两名不明身份者枪击后死亡。几分钟后,另一名男子被发现中枪躺在街头,被送医后不久死亡。11日,一名男子在街头遭枪击后当场死亡,枪手驾车逃离现场。这3起致人死亡的枪击事件中都没有嫌疑人被捕。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